1959年的西藏,局势骤然紧张。三月的拉萨街头,往日熙熙攘攘的转经人群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行迹可疑的外来者。他们背着长枪短刀,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街角交头接耳,眼神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氛围中。 3月10日清晨,蓄谋已久的暴乱终于爆发。数百名暴徒手持武器冲向罗布林卡,他们疯狂挥舞着经幡,对着驻守部队高声叫嚣。几个领头者跳上高台51配资,当众将《十七条协议》撕得粉碎,纸片如雪花般飘落,这个充满挑衅意味的举动,正式拉开了叛乱的序幕。
随着事态升级,暴徒开始有组织地袭击政府机构。事后调查发现,这场暴乱早有预谋,境外势力不仅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还秘密训练了叛乱分子。消息传到内地后,刚结束朝鲜战争休整的54军立即进入战备状态。 军部作战室内,丁盛军长正对着地图部署任务。他指着蜿蜒曲折的进藏路线说:立即调集所有运输工具,三天后必须开拔!参谋们注意到,将军的手指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位置重重敲了几下。 准备时间异常紧迫。官兵们忙着清点物资,从加厚棉衣到高原药品,甚至连炊事班的铁锅都带上了。一位参加过朝鲜战役的老兵回忆说:我们每个人都背了双倍的弹药,因为谁也不知道要在西藏待多久。 3月15日,大军分两路进藏。130师走川藏线时,在折多山遭遇暴风雪。战士们不得不在齐膝深的雪地里推车前进,刺骨的寒风把不少人的耳朵都冻伤了。师长董占林骑着的战马不断打滑,他接到报告说有战士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却只能咬牙下令:就是爬也要爬到昌都! 134师在青藏线同样遭遇重重困难。当车队行至沱沱河时,突然遭到叛匪伏击。丁盛军长亲自指挥反击,缴获的美制武器证实了境外势力介入的事实。经过激烈交火,叛匪仓皇逃窜,但在沿途留下了大量破坏痕迹。 3月20日凌晨,先头部队终于抵达拉萨。在昏暗的晨光中,战士们沿着小巷展开清剿。经过48小时激战,城区才恢复平静。但新的命令随即下达:叛匪主力正向山南地区逃窜。 追击过程中,郭志显团长因河流阻隔未能及时封锁朗县山口,遭到丁盛军长的严厉训斥。这位从朝鲜战场回来的老将拍案怒斥:在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最后还是张国华司令出面调解,给了戴罪立功的机会。 在后续战斗中,郭志显率部将一股叛匪围困在山谷中。与此同时,130师在昌都成功解救被抢掠的村庄。当战士们把夺回的青稞还给藏族老乡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阿妈热泪盈眶,用生硬的汉语连声道谢。官兵们又将自己携带的军粮分给村民,在这个寒冷的早春,温暖了无数藏族同胞的心。 发布于:天津市爱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