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熟悉新石器时代各个考古学文化以及历史上 各个时期玉器的材质特征,对常用玉材的质地、颜色、硬 度、透明度、光泽以及其他物理特性准确理解和掌握。如 红山文化玉器的选材,主要是岫岩一带的闪石玉,包括“老 玉”和“河磨玉”。 “老玉”包括原生矿和次生矿两种。原生矿是指产于辽宁 省岫岩县细玉沟山顶原生矿采掘出来的闪石玉料。之所以称 “老”,是由于山头有古代采玉矿坑,表明其开采时代久远, 也有别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岫岩蛇纹石玉,主要产于瓦沟。 “河磨玉”是老玉的一种,即其次生矿的一个品种。是 指细玉沟谷两侧凹地中或细玉沟沟口东侧的白沙河河谷底 部及两岸一级阶地的泥沙砾石层中的闪石玉砾石。
展开剩余82%亿万年前,细玉沟头山顶的原生玉石矿裸露于地表经过风化后成 为大小不同的块状玉矿石,被山洪冲下山后,在河水里与 各种滚漕河中的岩石一起滚动磨擦,日久天长便磨成没有 棱角的砾石,因而被称为河磨玉。其玉体表面经土浸、风化 等原因形成石状包裹物,表面看恰似普通的石头,因此也 有人称之为叫“石包玉”。 河磨玉外包石皮,内分绿色、黄色和白色,其中黄白和 白玉质最佳,玉质纯净、坚韧、油脂感强,可与新疆和田玉 相媲美。玉石在受沁的过程中,表面往往会形成一层氧化 物,所以河磨玉一般会有红褐色以及黄褐色、土黄色和褐黑 色等外皮。考古发现研究证明,在辽宁省海城市小孤山仙 人洞遗址,曾发掘出土距今1.2万年前的岫岩软玉砍斫器。 另外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时 代中期查海—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以 及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们所使用玉器 的材质,绝大多数为岫岩闪石玉。因此,鉴别古代玉器,认 识其常用的材质是鉴定的基础。
玉石矿
第二,熟悉新石器时代及历史上各个时期玉器的造型 特征和使用方法,是鉴定古代玉器的主要步骤。在新石器 时代,玉器的地域性是其主要特色。红山文化玉器中的“C” 形龙、猪龙、马蹄形箍、勾云形器、鸮、双龙首璜等特色鲜 明,为其他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所不见。虽然其中的部分 玉器的使用功能在学术界争论较大,但这些代表性玉器的 原始宗教性与氏族首领的特权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鉴 定红山文化玉器时,必须清楚在这一考古学文化中都有哪 些类型玉器的存在,它们的大小尺寸的变化,造型中的细 枝末节,并从考古学报告中分析研究每一类器形的使用方 法、使用的多寡以及它们的材质区别等容易被别人忽略之 处,形成自己的一套鉴别方法。
红山文化玉雕龙
第三,时代背景下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古代玉器的一把 钥匙。玉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把握同一 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的状况,才能理解为什么某类型的玉器产生在此阶段而非彼阶段,进而了解这一时期玉器的总 体时代风格。红山文化时期的人们正处于迈向中华文明的 门槛阶段,玉“C”形龙、猪龙、“Y”形器、勾云形器等特殊造 型柳荷投资,都是当时精神文化状况的直接反应,而绝非人们头脑 一时的发热冲动和杜撰。现今人们没有体验当时人们的精 神世界,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创造出符合当时人们心理的 玉器,所以除了刻意模仿和臆测别无他法,所制作的“红山 文化玉器”无非不伦不类,最多是形似而已。因此,研究并 了解古代玉器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学习者鉴定古代玉器 是十分重要的。
红山文化 古玉双兽枕
红山文化斜口筒型玉器
第四,玉器的纹饰以及残留的制作痕迹是最直观的鉴 别依据。古人制作玉器时,纹饰的制作绝非仅仅追求好看, 而绝大多数有其特殊的内在含义,越是久远的就越是如此。
而由于古代玉器制作年代久远,没有保留全套完整的 加工器具给后人了解,文字记载玉器加工的程序和方法也 仅仅是明代中晚期以后的事,距今也就几百年而已。所以 残存在玉器表面的任何痕迹都是研究古代玉器制作的最佳 线索,因此也就成为鉴定古玉的有力依据。 红山文化时期玉器表面很少装饰纹样,个别的如“C” 形龙的额部的网状方格纹,猪龙眼、耳、嘴部雕琢的线纹, 勾云形器上镂空与打洼技法表现的“眉”、“眼”、“牙”等;
经认真观察研究发现,这些纹样应具有特殊的含义,制作这些纹样则有一套成熟的程序与工具;玉鸮、玉蚕蛹等打孔 痕迹,玉箍的中空取料痕迹均是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 工具与技法的最好实证。
另外,在古玉真伪辨别方面,有实践经验和认知水平 较高的鉴赏家,他们的看法也值得借鉴。如所谓的“包浆”、 “手头”、“老玉新工”等。 包浆:包浆一词在清代文献中已存在,应指玉器表面 的皮壳特点,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为沁色和盘色,沁色 指玉器埋在地下,或传世过程中,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包括埋藏环境、保存条件等)在玉器表面形成的一层颜色 变化,多见白色、铁锈色、暗黄色、黑色、绿色,白色多称水 沁,铁锈色有人称铁锈沁,有人称血沁,暗黄色称土沁,沁 色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大体沿玉器染色与风化过程形成, 又因玉器埋藏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而不同,一般看,汉代 以前玉器沁色较重,南方出土玉器称为湿土出土玉器,水 沁较重。红山玉器被一些人称为北方燥土出土玉器,或无 沁,或白色沁,或铁锈沁,或暗黄色沁,沁色一般都较少, 少量玉器为较重的白色或褐色沁。
手头:一般指玉器拿在手中的重量感。与玻璃和塑料 等仿玉材料相比,玉料的密度较大,即手头较重。许多仿玉 大多在器形、纹饰、颜色、亮度等各方面都可以惟妙惟肖, 但拿在手里一掂,却轻飘飘的。手感:是指玉对温度变化惰 性的性质,常见玉料绝大部分是晶质集合体,有较好的传 热性,所以手摸玉器,会有冰凉感。但有些仿品系用玻璃或 塑料制成,用手摸,很快冰凉感即消失。
古玉璧
光亮:现代叫抛光。玉器光亮有两种,一种叫“胶亮”, 指玉件过完胶砣后,不用抛光罩亮直接上蜡。而“高亮”,指 玉件过完胶砣后,先用抛光粉罩亮,再上蜡,一般玉器都上 “高亮”。
老玉新工:是指现代人利用古代出土玉器或遗留下来 的老玉料、古玉残件等重新加工改制成的玉器。在造型、纹 饰、工艺特点都符合古玉器时代特征时,还要进行玉器是 否为仿制的判定,这主要在于对玉器新旧的理解。
总之柳荷投资,古代玉器的鉴定,不外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 过较长时间的实际摸索,找出其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总 结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被固 有的信条束缚,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发布于:广东省爱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